中钢天源:2021年度净利润约2.12亿元 同比增加22.59%
中钢天源(SZ 002057,收盘价:8.93元)2月17日晚间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约25.88亿元,同比增加54.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12亿元,同比增加22.59%;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3014元,同比增加0.27%。主要原因是磁性材料产业对外加快产业布局,对内加强成本控制,尤其稀土永磁板块收入利润呈较大规模的增长。总资产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增幅较大主要系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致。中钢天源2021年涨30.75%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中钢天源报收于9.20元,较2020年末的7.04元(前复权价)上涨30.75%。2月4日,中钢天源盘中最低价报6.31元,股价触及全年最低点,12月22日股价最高见10.35元,最高点相较于年初最大涨幅达到47.1%。2021年度共计3次涨停收盘,无收盘跌停情况。中钢天源当前最新总市值68.65亿元,在小金属板块市值排名29/41,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218/4604。中钢天源(002057):检测、磁材并驾齐驱 国企改革促成长
类别:公司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杨心成/王琪/张津铭 日期:2022-03-23检测、磁材双发展,业绩望迎高增长。公司为中钢集团下属子公司,主营金属材料及检验检测、磁性材料的生产与销售。2019-2021 年实现营收13.8/16.7/25.9 亿元,CAGR 达23.3%;归母净利润1.4/1.7/2.1 亿元,CAGR 达15.7%。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清晰,其检测业务拥有较好的市场化机制,磁材业务受益于行业需求爆发,未来有望维持高增速发展。
深耕检测三十余年,谋求全面发展。公司下属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是国家质检总局首批批准成立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历史三十余年,资质齐全,深耕铁路工程领域。在员工持股激励机制下,检测服务2017-2020 年营收实现CAGR42.0%,并为公司贡献主要利润来源(2020 年检测业务毛利占比44.8%)。公司管理优异,毛利率稳定在50%以上,领先同行。展望未来,公司业务全国布局,铁路检测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同时,公司近两年通过并购在道路、桥梁等基建领域积极拓展非铁业务,有望持续创造业务增长点。
受益碳中和,磁性材料需求迎爆发式增长。截至2021 年,公司拥有5 万吨四氧化三锰(全国最大),1.5 万吨永磁器件,以及1.5 千吨稀土永磁器件产能。公司“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磁材业务,现规划永磁器件产能扩至3.4 万吨,稀土永磁扩至5 千吨,并新增1.5 万吨软磁铁氧体。我们认为(1)碳中和背景下,传统家电、新能源车、风电对磁性材料需求迅速攀升。预计中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消耗量于2025 年达到8.7 万吨,CAGR16.6%;软磁铁氧体2025 年行业空间有望达149 亿,5 年CAGR 达11.9%。(2)公司为科研院所转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实力强,研发费率位居行业前列,2020 年高达5.7%。
市场化改革先锋,股权激励深度绑定员工利益。公司坚持市场化改革,培育了一批锐意进取、干劲十足的管理层与技术人员。2020 年初入选国资改革“科改示范企业”;2021 年4 月,下属检测子公司中钢国检完成混改,员工持股占比达3.1%;同年9 月,公司提出股权激励,拟以4.15 元/股的价格向148 人授予1328 万股股票期权。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助推公司长足发展。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1/4.2 亿元,对应EPS 为0.28/0.41/0.56 元,对应PE 为29.6/20.3/15.0x。公司估值与检测、磁材可比公司均值相比均较低。公司检测业务激励制度良好、磁材业务坐享行业成长,未来有望维持营收、利润高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磁材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检测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假设及测算误差风险等。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声明:股票分析结果不是交易决策,只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