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锐科技(300745):碳化硅电源方案行业领先 多款新车型配套市场打开
类别:创业板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曾朵红/黄细里/谢哲栋 日期:2022-07-06公司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源细分龙头,盈利拐点开始显现。欣锐科技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OBC、DCDC、PDU)的研发生产。创始团队“华为系”出身,注重研发,产品迭代速度行业领先,多项产品为全球首发。2021 年公司装机超20 万台,市场份额为7.2%;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0.25 亿元,同比+164.22%/+108.94%,利润端实现扭亏为盈。同年对核心高管进行股权激励,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
技术变革带来结构性机会,2025 年市场有望超200 亿,第三方供应商份额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为电源产品带来较高β,在双向化、集成化、800V 高压化趋势下,碳化硅、大功率OBC 等应用增加,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我们预计2021/2025 年新能源汽车电源市场为70/237 亿元,CAGR 约36%。未来随着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提升以及产品标准化,与主流车企合作密切的第三方供应商凭借其规模效应、技术优势,份额有望提升,我们预计第三方2021/2025 年市场份额约65%/85%,对应市场空间分别为45/202 亿元,CAGR 约45%。
市场高举高打,碳化硅、大功率方案行业领先。公司是全球最早开始研发碳化硅OBC 产品的企业之一,现有销售产品以碳化硅方案为主,已绑定全球五大碳化硅供应商。此外,公司11kW OBC 已实现量产,再次实现行业领先,在i-CDU、AUTOSAR 上也前瞻布局,未来有望受益新能源车智能化浪潮。目前公司已配套比亚迪(DM-i 系列)、小鹏、吉利、本田等国内外知名车企, 2022 年随着主流车企放量,公司收入有望翻倍。公司不断扩产能以确保交付,现有电源总成CDU 年产能18.69 万台,20 年定增募投项目预计再增加CDU 年产能6 万套。同时规模效应(已超过10 万台)叠加技术逐步平台化,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有望迎来机遇期,公司提前布局,已实现突破。根据中汽协,预计21-25 年氢燃料电池车销量CAGR=54%。公司基于碳化硅方案,已与红旗、捷氢、潍柴等达成合作,21 年该业务实现收入1.5亿元,未来将持续受益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2.41/4.74 亿元,同比分别+363%/+105%/+96%,对应现价(7 月5日)PE 分别为49/24/12 倍。受益新能车行业高速发展,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盈利改善,给予公司2023 年32 倍PE 作为估值依据,目标价62.08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碳化硅功率件供应短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
欣锐科技(300745):新能源车行业欣欣向荣 车载电源龙头锐不可当
类别:创业板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恒光 日期:2022-06-27报告摘要:
公司是车载电源领 域领先企业,打入优质客户供应链。公司主营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 变换器以及二者与电源分配单元PDU三合一的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其中DC/DC 变换器、车载充电机产品转换效率均达到96%。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客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车企包括比亚迪、小鹏、吉利、本田等,供应车型包括小鹏P7、极氪001、比亚迪秦PLUS DM-i 等。2021 年新能源车销量超350 万辆,同比2020 年大幅增长157%,公司作为车载电源供应商,2021 年营收同比增长164%。新能源车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公司凭借优质车载电源产品,有望受益新能源车需求扩张。
把握集成化、小型化趋势,实现产品量价齐升。新能源车布置空间有限,车载电源系统的集成有助于减少占用空间、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功率密度,集成化、小型化是车载电源发展方向。公司目前具备车载电源系统集成产品以及具有“电控总成”系统功能的集成产品,近年来集成产品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19 年的33%提高至2021 年的61%。另外,2019 年公司车载电源相关产品均价为2382 元/套,其中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均价为3201 元/套,2021 年车载电源相关产品和集成产品均价分别提升至2909 元/套、3346 元/套。公司在车载电源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把握集成化、小型化趋势,立足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实现车载电源产品量价齐升。
氢能与燃料电池板块实现营收,高端装备制造业务积极拓展。公司将氢能与燃料电池业务从新能源汽车板块独立出来,经过多年研发、交付,于2021 年实现营收并贡献占比16%,产品单价41974 元/套,支持60kW-240kW 系统功率,已配套亿华通、上海捷氢、潍柴等客户。此外,公司凭借全碳化硅大功率电子电力领域的技术研发和行业经验,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拓展。公司前瞻布局燃料电池领域,并依托技术经验横向拓展业务板块,未来有望开启二次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 年收入为15.63/25.11/37.3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52/0.97/1.82 亿元,每股收益为0.42/0.77/1.46 元,市盈率为133.16/72.17/38.39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市场不及预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声明:股票分析结果不是交易决策,只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