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260合盛硅业:有机硅和工业硅行业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合盛硅业(603260)公司深度报告:把握成本优势 煤电硅一体化产业延伸未来可期
类别:公司 机构: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翟绪丽 日期:2023-12-19
核心观点:有机硅和工业硅景气触底,光伏一体化产业链助力成长
工业硅供给有望改善,光伏需求持续增长。工业硅作为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当前双碳背景下,未来有望进一步加速行业内落后产能出清。而工业硅下游需求端主要受益于多晶硅以及汽车轻量化趋势拉动,未来需求增长可期,根据国际能源署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显示,2027年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越煤炭成为全球最大。
有机硅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向好。有机硅由于2022年行业单体产能迅速扩张,供给相对宽松,短期盈利能力有所承压,但行业集中度较高,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行业CR4为58.68%,行业竞争加剧后将加速落后的中小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有机硅下游需求领域较为广泛,根据德国瓦克年报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领域有机硅需求是传统燃油车的四倍,同时有机硅人均消费量与人均GDP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中国等新兴有机硅消费市场的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不足1.0kg,而欧美等发达地区已接近2.0kg。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渗透,中国、印度等区域的人均GDP不断增长,有机硅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公司是有机硅和工业硅行业龙头,煤电一体化成本优势显著。公司现有工业硅产能122万吨/年,行业占比19%,有机硅单体产能173万吨/年,行业占比30%。工业硅、有机硅产销量位居行业首位。同时,公司在新疆区域自备电厂,凭借“煤电-工业硅-有机硅”的一体化成本优势构筑牢固的竞争力护城河。根据我们测算,公司凭借新疆区域自备电厂、自备石墨电极可分别为工业硅带来1269元/吨、232.6元/吨,合计1501.6元/吨的成本优势,为工业硅自身及下游产业链延伸奠定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延伸“多晶硅+碳化硅”硅基新材料布局,未来可期。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5月,公司2万片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衬底及外延片生产线已通过验收,并具备量产能力,6英寸晶体良率达到90%,外延片良率达到95%,同时8英寸衬底也实现量产。全资子公司中部合盛投资建设的20万吨/年多晶硅项目已于2023年三季度试生产,150万吨/年的光伏玻璃项目和20GW光伏组件项目,在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陆续投产。公司“多晶硅+碳化硅”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布局,未来有望打造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2/39.58/48.84亿元,EPS分别为2.65/3.68/4.55元,对应PE为17/13/10倍,考虑公司作为硅化工龙头企业,有机硅、工业硅产销量位居行业首位,“规模+一体化产业链” 优势显著,牢牢构筑起了公司的竞争力护城河,同时公司进一步深化布局多晶硅光伏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也已具备量产能力,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估值水平仍有一定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能耗双控政策放松。
合盛硅业(603260):3Q23盈利承压 光伏全产业链布局未来可期
类别:公司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肖亚平 日期:2023-11-22
事件:2023 年10 月28 日,合盛硅业发布2023 年三季报,公司2023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8.86 亿元,同比上涨8.81%;归母净利润为21.85 亿元,同比下跌52.03%;扣非净利润为19.36 亿元,同比下跌57.38%。对应公司3Q23 营业收入为79.49 亿元,环比上涨28.02%;归母净利润为4.02亿元,环比下降48.40%。
硅基材料价格环比下降,公司3Q23 业绩承压。公司2023 年前三季度总体销售毛利率为21.84%,较去年同期下降18.35pcts。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上涨79.44%;销售费用同比上涨32.94%;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0.35%。
公司2023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下跌,净利率为10.87%,较去年同期减少14.02pcts。公司3Q23 营收改善,主要系产品销售数量提升所致,Q3 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系硅基产品销售价格下跌所致。
公司现金流变动幅度较大。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1.60亿元,同比下降123.17%,主要系采购原料支付的金额增加所致。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173.35 亿元,同比减少116.12%。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167.91 亿元,同比增加128.68%。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20 亿元,同比上涨21.79%。应收账款同比上涨94.62%,应收账款周转率上涨,由2022 年同期的31.97 次变为37.13 次。存货同比上升5.11%,存货周转率下跌,由2022 年同期的1.97 次变为2.14 次。
工业硅供给宽松,价格承压,有机硅供需关系短期错配。截至2023 年9 月底,公司拥有工业硅产能122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173 万吨/年;公司预计2022 年底其工业硅及有机硅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2023 年上半年,有机硅下游行业需求清淡,但有机硅、铝合金行业的终端消费需求开始缓慢复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超过年初预期,多晶硅行业的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多晶硅行业对工业硅的需求相应加速上升。我们认为,公司依托“煤—电—硅”产业链协同发展带来的成本优势于行业景气底部逆势扩张,不断提升工业硅、有机硅产能及销量。然而,受到供需关系变化、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工业硅、有机硅的价格Q3 出现明显下滑,Q3 公司工业硅/110 生胶/107 胶/ 混炼胶产品价格环比分别为-12.48%/-11.16%/-8.70%/-22.16% , 同比分别为-28.79%/-34.09%/-32.39%/-40.93%,公司短期盈利承压。从长期来看,工业硅和有机硅市场总体需求仍在提升,供给端产能继续扩张,公司预计最终通过市场调节,工业硅及有机硅产业将回归供需平衡状态,我们认为在需求逐步复苏后,公司有机硅及工业硅业务仍有较大的向上弹性。
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光伏产业链一体化推动价值提升。公司着力推进公司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包括中部合盛“多晶硅-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玻璃-光伏发电”一体化产业园区(包含中部合盛年产20 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中部合盛年产20GW 光伏组件项目、中部合盛年产150 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项目等)以及鄯善东部合盛公司年产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等。公司纵向延伸下游多晶硅光伏全产业链,截至2023 年10 月,公司“多晶硅-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玻璃-光伏发电”光伏一体化产业项目实现全线贯通,公司持续深化全产业链布局,助推产业链实现强链、延链、补链。中部合盛在新疆乌鲁木齐产业园区建设的年产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的主要生产装置已于近期试车。碳化硅方面,根据公司2023 年半年报,该生产线已具备量产能力,产品良率处于国内企业领先水平,在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已追赶上国际龙头企业水平。6 英寸衬底和外延片已得到国内多家下游器件客户的验证,并顺利开发了日韩、欧美客户;8 英寸衬底研发顺利,并实现了样品的产出公司在建项目众多,未来有望陆续为公司创收。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67.89/369.25/472.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7/40.45/51.31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2.40/3.42/4.34,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倍数分别为29.7X、20.9X、16.4X。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1)随着工业硅及有机硅下游需求的逐步复苏,行业或将回归供需平衡状态,公司业务有较大的向上弹性;2)公司光伏一体化产业项目实现全线贯通,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光伏布局有望提供较大增量空间,我们看好工业硅及有机硅下游需求复苏以及公司光伏全产业链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声明:股票分析结果不是交易决策,只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