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222林洋能源股票行情分析,林洋能源股票目标价2022
林洋能源(601222):储能行业步入快车道 电力能源翘楚乘风起航类别:公司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郭鹏/陈子坤/许洁 日期:2022-05-31
核心观点:
聚焦电力能源二十余年,储能开启成长新篇章。作为二十余年智能电表领域的龙头之一,公司积极扩张新能源光伏、储能业务,2021 年实现营收52.97 亿元(同比-8.66%)、归母净利润9.30 亿元(同比-6.69%),营收与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海外电表订单调整及光伏EPC 收入确认进度所致。随着智能电表国内外订单释放、光伏与储能项目加速落地,公司有望重返高增长,持续兑现成长潜力。
储能行业爆发期临近,3GWh 储备项目进入放量期。“双碳”目标下储能政策持续加码,公司依托新能源板块多年积累,全力布局储能业务,率先推广“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模式。2021 年,公司与华为、亿纬锂能等企业达成合作,涵盖储能电池、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储能电站运营等多领域,其中10GWh 储能专用磷酸铁锂项目预期将在年内投产。从订单来看,储备储能项目资源已超3GWh,其中2022 年内计划实现600MWh 系统集成订单交付,并计划三年累计建设不低于5GWh。
立足智能电表,光伏、储能、氢能打开成长空间。(1)智能电表:2021年国网与南网项目合计中标9.30 亿元(同比+29.53%),韩国、波兰等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有望重启高增长。(2)光伏:目前公司在手储备项目超过6GW,运维光伏项目超3.5GW,成长空间广阔。(3)氢能:2021 年公司与上海舜华合资成立氢能业务公司,拓展氢能业务板块,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氢以及绿氢应用,未来成长性可期。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智能+储能+新能源”综合服务商,维持“买入”
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0.58/0.72/0.91 元/股,对应最新PE 值分别为13.86/11.16/8.80x。公司加速光伏+储能双产业布局,新轮景气周期开启。综合可比公司估值和业绩增速,我们给予2022年20 倍PE 估值,对应合理价值11.60 元/股,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平价进展不及预期;储能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等。
林洋能源(601222):智能、储能、新能源协同发展 一流运营商成长性凸显
类别:公司 机构: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倪正洋 日期:2022-05-19
积极布局电化学储能全产业链,储能新业务蓄势待发。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的重要领域。因此,新型储能对于能源电力领域绿色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乘着储能政策东风,公司积极布局电化学储能,在手储备项目超3GWh,其中,上游储能电池端:21 年6 月携手亿纬锂能成立合资公司,公司持股35%,投资不超过30 亿元建设年产10GWh储能磷酸铁锂电池项目,预计 2022 年内建成投产;中游储能系统集成领域:与亿纬锂能和华为合作,深化储能系统集成核心竞争力;下游用户端:重点开拓新能源发电+“共享储能”的商业模式,通过建设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为新能源电站提供储能资产租赁服务,同时储能电站也可以接受电网调度,通过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获取增值收益。
光伏电站运营效益凸显,在手项目充足。2021 年公司光伏发电收入14.54 亿,毛利超过70%。截至 2021 年年底,公司开发建设并持有的已并网运行各类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1.6GW,储备光伏项目超6GW,运维光伏项目超3.5GW。在双控背景下,光伏绿电深市场前景巨大,且公司电站资产分布主要集中于东部全国用电主消纳区,各项目发电时间、上网电量均有保障。相较于纯新能源运营商,公司具有自带高效组件的EPC 能力,以“开发+EPC+运维”模式与中广核、华能、申能、三峡、中电建、中能建等央国企在国内外全面合作。公司低成本融资,新能源电站设计、项目管理,新能源电站智能运维等方面均有优势。
智能、储能、新能源三大业务齐发展,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方案。公司力争打造“高可靠、高性价比、高收益”的“3S”融合储能产品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布局储能产业链上下游。截至2021 年底,林洋储备的各类储能项目已超3GWh,2022 年公司将紧抓储能市场爆发性增长机遇,将打造创新的储能系统集成优势和“集中式共享储能”运营商业模式,2022 年建设规模化的储能PACK 工厂一期项目2GWh,未来3 年累计建设不低于5GWh 储能项目。2022 年公司通过积极推动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业务落地,力争实现营业收入超 80 亿元的目标。
投资建议与估值: 公司智能电表、新能源和储能三大板块齐头发展,作为储能领域先行者,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未来成长性高。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81.4 亿元、100.97 亿元、123.4 亿元,增速分别为53.7%、24%、2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亿元、17.17亿元、21.45亿元,增速分别为42.4%、29.6%、24.9%。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电价下行的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海外项目经营风险。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声明:股票分析结果不是交易决策,只做参考!